中国服务机器人能在全球脱颖而出,主要得益于产业链完备、技术创新能力强、市场需求大及政策支持有力等因素,具体如下:产业链完备:中国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,从零部件生产到整机制造,产业配套齐全。这使得中国服务机器人在加工制造本体时成本低、效率高,同时也能降低供应链风险,提供可靠的供应。例如,服务机器人依赖的激光雷达、毫米波雷达等关键零部件,中国企业能够做到“又便宜又好”,相比其他国家依赖进口零部件,具有明显优势。技术创新能力强:中国在机器人领域的研发投入不断增加,取得了诸多技术突破。多元信息融合感知、人机自然交互等前沿技术不断进步,减速器、控制器等关键部件日益完善。截至2024年7月,我国持有的机器人相关有效专利超过19万项,占全球比重约2/3。像云鲸J4海外版搭载自研的气旋导流式零缠绕滚刷,解决了欧美用户对宠物毛发清洁的需求,凭借技术优势在美国高端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。性价比高:中国服务机器人凭借完善的产业链和规模效应,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,价格更具竞争力。例如,中国送餐类机器人价格比韩国生产的机器人便宜1/5,但其功能并不逊色,因此受到许多国家餐饮行业的青睐,在日韩相关市场需求中占据70%以上份额。市场需求大:全球范围内,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,面临着劳工短缺和用人成本飙升的问题,同时疫情后“无接触服务”需求增加,为服务机器人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。中国服务机器人企业抓住机遇,积极开拓海外市场,产品涵盖送餐、清洁、医疗等多个领域,满足了不同场景的需求,如普渡科技的机器人销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,覆盖600多个城市。政策支持有力: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,如《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(2024版)》等,着力突破核心技术、夯实产业基础、增强有效供给,持续完善产业发展生态。许多地方也纷纷推出支持措施,如四川天府新区提出“支持研发核心算法”等举措,为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。适应市场能力强:中国服务机器人企业能够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,开发针对性的产品。例如,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根据日本市场需求,开发了送餐机器人T11,更能适应日本众多空间局促的餐厅,使得日本成为其最大的海外销售市场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