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(8.11-8.17)股债跷跷板效应明显,债基收益率欠佳,主要是由于权益市场走强、资金面变化以及市场风险偏好上升等因素导致。具体分析如下:权益市场强势吸引资金:上周权益市场继续呈现强势格局,沪指不断上行,市场赚钱效应显著。在这种情况下,资金往往会从债市流向股市,导致债市资金被“抽血”,债券价格下跌,债基收益率受到影响。例如,当科技、基建、消费等板块轮流爆发时,投资者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入股市以获取更高的收益,从而减少了对债券的配置。资金面边际温和收敛:上周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4149亿元,同时受税期因素扰动,资金利率小幅上行,DR001、DR007较前周分别上升9.03bp、5.47bp至1.40%和1.48%。资金面的收紧使得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受到一定影响,债券价格面临压力,进而导致债基收益率不佳。市场风险偏好上升:在反内卷预期带动下,市场风险偏好抬升,投资者对风险资产的需求增加,而债券作为相对低风险的资产,其配置吸引力相对下降。这种情况下,投资者更愿意持有股票等风险资产,而减少对债券的持有,使得债券市场的需求减少,价格下跌,债基收益率也随之下降。债券市场预期改变: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述调整强化了短期内不降息的预期,这使得债券市场的预期发生改变,投资者对债券的未来走势变得较为谨慎。同时,债市调整加剧了债基、理财赎回压力,引发赎回负反馈担忧,进一步对债市形成利空扰动,导致债基收益率欠佳。
|
|